李之仪(北宋词人)
人物生平
李之仪,字端叔。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其《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一首为后世称道并广为传诵。李之仪出生于书香名门,其祖父、父亲均出仕为官,父亲李颀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台州知州等官职,官至太常少卿。少年时代,李之仪一直在楚州山阳学宫求学,治平四年(1067年),年仅20岁考取进士,约熙宁五年(1072年),到四明(浙江宁波)为官,元丰二年(1079年)任河中府万全县令。在西北,李之仪一度担任北宋边将折可适幕府,并对这段军旅生活颇为留念。元丰六年(1083年),高丽王去世,北宋派杨景略为祭奠使,杨景略即奏请李之仪为书状官,先到中书省进行培训,来年正式出使高丽,返回后,任翰林学士,再任枢密院编修官。
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年)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杨素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溢,遂奏请之仪同行,作为书状。出使途中,路过山东长清县孝堂山汉石祠时,曾题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书,共五行,现刻字尚存。这是他在山东留下的仅有的遗迹。
哲宗元祐初(1086年)范纯仁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之仪遂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又为原州(今属甘肃)通判。与苏轼,黄庭坚,秦观交往甚密。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出任定州安抚司,即今河北定州。张耒《送李端叔赴定州序》记载:“士愿从者半朝廷,然皆不敢有请于先生。而苏先生一日言于朝廷,请以端叔佐幕府。”苏轼欣赏李之仪的才能和为人,上书朝廷奏请李之仪为定州签判,掌管机要文书,作为自己的助手。时过一年,因苏轼被贬,幕府解散,李之仪离开定州。绍圣四年(1097年),李之仪担任原州通判,遭西北战事牵连入狱,来年出狱,回京任监内香药库。有的御史认为,李之仪“尝从苏轼辟,不可以任京官”,元符二年(1099年)被罢免。元符二年(1099年),上调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宋徽宗即位后,向太后主政,欲调和新旧两党矛盾,大赦元祐旧党并逐渐召回苏轼、李之仪等人,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之仪任河东路常平仓提举。“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负责管理常平仓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来年,因为奸相蔡京当权,他替范纯仁写的遗表、作的行状,既将范纯仁的一生写的清清楚楚,也抒发了自己心中的郁闷,文笔犀利、流畅,因为蔡京与范家有矛盾,借机报复,李之仪被牵连入狱。李之仪早年师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二人关系匪浅。经过其妻子搜集原始资料作证,来年被释放出狱,交太平州管制,即今安徽省当涂县。崇宁四年(1105年),大赦天下,李之仪也被赦免,随后,他移居金陵,再返回太平州(当涂)。大观元年(1107年)大赦天下,李之仪得以提举成都玉局观。政和三年(1113年),又因为李之仪与杨姝之子的恩荫得官遭人告发,再次被革职。政和六年(1116年),又遇大赦天下,李之仪得以复官提举成都玉局观,最终朝廷宽宥并恩赐臣下,加李之仪朝请大夫荣誉。
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李之仪《与祝提举无党》说:“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后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卒后葬于当涂藏云山致雨峰。
晚年,李之仪主要在太平州定居,时间长达二十多年,他热爱这里的水色山光,特别是喜爱藏云山致雨峰,将父母的坟墓迁居在此,并将妻子、儿子、女儿安葬在此。因为城南临姑溪河,他因此自号“姑溪居士”,并命名其词集曰《姑溪词》。李之仪一生跌宕坎坷,晚年尤其落魄。在当涂,他更经历了丧妻失子之痛。李之仪于徽宗重和元年(1127年)病逝于当涂,并安葬在藏云山致雨峰,享年80岁。
古无棣县包含今天的滨州市无棣县、德州市庆云县以及沧州市盐山县庆云镇,后分为东西无棣,东无棣即今天的无棣县,西无棣的县府从今天的盐山县庆云镇迁至庆云县县府,后更名为庆云县。《庆云县志》里记载朝请大夫李之仪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文学成就
李之仪是苏轼门人之一,元祐文人集团的成员,擅长作词,前人称其“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毛晋《姑溪词跋》)。他很注意词的特点,曾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他批评柳永“韵终不胜”、张先“才不足而情有余”,而主张像晏殊、欧阳修那样“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跋吴思道小词》)。他的佳作也确能达到这一要求,如〔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立意造语学民歌与古乐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下片借水言情,极为深婉含蓄。他曾与秦观、黄庭坚、贺铸等人歌词赠答,前人多将他与这几人并提。但实际上他的创作成就比起秦观等人有所不及。清人冯煦评论说“姑溪词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而均有未至”(《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是较为中肯的。
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亦能诗,这两方面的成就都受到苏轼称赞。有《姑溪居士前集》50卷,南宋吴芾守当涂时所编。又《后集》20卷,不知编者,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已著录,则亦出宋人之手。今二集俱存。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其词另行,《直斋书录解题》录《姑溪词》1卷,有吴氏石莲庵《山左人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
词作赏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此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相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以“日日思君不见君”为主干。分住江头江尾,是“不见君”的原因;“此恨何时已”,是“不见君”的结果;“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是虽有恨而无恨的交织。有恨的原因是“不见君”,无恨.的原因是“不相负”。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相隔千里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这样新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思、明净的语言、复沓的句法的结合,构成了这首词特有的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名家点评
毛晋《姑溪词跋》:姑溪词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至若“我住长江头”云云,直是古乐府俊语矣。薛砺若《宋词通论》:李之仪的词,很隽美俏丽,另具一个独特的风调。他的《卜算子》,写得极质朴精美,宛如《子夜歌》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唐宋词鉴赏集》:李之仪的《卜算子》这首词,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有较高的艺术性,很耐人寻味。
李苏友情
李之仪出生于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李氏是名门望族。22岁的李之仪进士及第,初任职四明、万全县令等。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皆其所能。《四库全书》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他的诗词文章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苏轼的熏陶、指点;他仕途多舛,也与苏轼有很大关系。
苏轼对李之仪的影响极为深刻。《姑溪居士全集》中收录与苏轼有关的作品四十余首;《苏轼文集》和《苏轼诗集》中收录与李之仪有关的作品二十余首,特别是在遇赦北归的一年时间内,苏轼给李之仪的信笺就达七封。由此可见,二人的情谊非同一般。
苏轼比李之仪年长,李之仪视苏轼如兄若师。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受到排挤,出职杭州、密州、徐州,再贬黄州,颠沛流离十余年。对苏轼流放外地,李之仪甚为不平,他积极联系一些旧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早返京师。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书函一札,远投黄州。
苏轼接阅后,心情十分激动,旋即复《答李端叔书》,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已厌倦官场游戏,淡泊利禄声名,与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乐趣。此间,还有苏轼《与李公择书》、《次韵答李端叔》等,坎坷的仕途加深了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
人际关系
同辈
妻子:胡淑修(1047年--1105年),字文柔,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享年58岁”,庆云北宋词人李之仪之妻。胡淑修天资聪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父胡宗质,翰林院大学士,外祖父施元长曾经是汝州知州,祖父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
续娶:杨姝,北宋歌伎,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人。李之仪的妻子、儿女去世后,李之仪孤老无依与杨姝形影不离,徜徉于山水之间,二人志趣相投遂结为夫妻。
从兄:李之纯,字端伯,古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庆云县)人,李之仪之从兄。登进士第。熙宁中,为度支判官、江西转运副使。御史周尹劾广西提点刑狱许彦先受邕吏金,命之纯往究其端,乃起于出婢之口。之纯以为芜俚之言,不治,彦先得免。《庆云县志》里记载工部尚书李之纯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儿女
儿子
女儿
- 长女:李氏,与妻子胡淑修所生,在李之仪被贬居太平州时去世。
- 次女:李氏,与续娶的杨姝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