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禔
人物生平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十四日午时(3月12日12时左右),惠妃乌拉那拉氏生下了她与康熙帝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 保清,后改名为胤禔。
在胤禔之前,康熙皇帝已经有4个儿子先后出生,因此胤禔实际排行应是第五,但不幸的是,这四位小哥哥都是夭折,未成年,没有序齿,故胤禔为皇长子。(注:第一子承瑞和第三子承庆,已于前两年先后夭折;第二子承祜是皇后赫舍里氏所生,9天前的二月初五(3月3日)刚刚夭折。目前,康熙帝只有第四子赛音察浑和刚出生的“保清”(胤禔)两个儿子。并且此时康熙帝也不在北京,而是陪着祖母孝庄在张家口的赤城汤泉疗养身体。)
胤禔聪明干练,文武双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父皇康熙皇帝的器重。特别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胤禔曾两次随驾,出兵征讨厄鲁特蒙古噶尔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初二(4月12日),27岁时被封为多罗直郡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十一日(6月28日),康熙皇帝启程巡幸塞外,到围场行围,命诸皇子随从。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得康熙帝与皇太子胤礽之间矛盾激化,直接导致康熙帝有了废黜太子之意。九月初四(10月17日),在巡幸途中,康熙帝宣布了太子胤礽的种种罪状,说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下令将其拘禁,并交由皇长子胤禔看管监视。眼看太子倒台,胤禔十分得意,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便积极谋取太子之位,同时向其父皇进言,要求杀死允礽。此举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反感,直斥其为“乱臣贼子”。十月十五日(11月26日),皇三子胤祉告发大哥胤禔用魇术诅咒废太子之事,后查证属实。康熙皇帝对胤禔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怒,随后“派人将允禔严加看守”。十一月初一(12月12日),又下谕旨将胤禔革去郡王爵位,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而这一年,胤禔37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12月20日),康熙皇帝驾崩于京西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帝即位后,因避圣讳,所有兄弟名字中的第一个“胤”字均改为“允”字。
作为一个“夺嫡”的失败者,允禔被囚禁整整26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一日(11月25日),享年63岁。他的丧事最终是按照贝子之礼办理。
人物评价
在康熙帝成年的皇子中,允禔的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乌拉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次子允礽的生母皇后赫舍里氏的身份高贵,允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允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觊觎。
允禔在诸皇子中是比较聪明能干的。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
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年仅19岁的允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
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25岁时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
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9岁时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奉命到西岳华山祈雨。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人物年表
月份为农历,人物年龄为虚龄。此表为不完全统计。
1683年,12岁
六月,避暑。同行者:孝庄文皇后、皇太子允礽、皇三子允祉
1685年,14岁,巡幸塞外。同行者:太子
1686年,15岁,巡幸塞外。同行者:允礽、允祉、胤禛
1687年,16岁
八月,巡幸塞外。同行者:允礽、允祉、胤禛、允祺、允祐、允禩
1692年,21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禛
十月,谒陵。同行者:胤礽、胤祉、胤禛
1693年,22岁
1701年,30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禛、胤祥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祥、胤祯、胤禑、胤禄
1702年,31岁
六月,避暑塞外。同行者:太后、胤礽、胤禛、胤祥、胤禛、胤禄
1703年,32岁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禛、胤禑、胤禄
1704年,33岁
六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禩、胤祥、胤禛、胤禑、胤禄
1705年,34岁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胤礼
1706年,35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禛、胤禟、胤祥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
谒陵。同行者:胤礽、胤祥
1707年,36岁
正月,南巡。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
六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胤礼、胤祄
1708年,37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胤祄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禛、胤禑、胤禄、胤礼、胤祄
七月,行围。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祯、胤禑、胤禄、胤礼、胤祄
夺嫡
胤禔一心想夺嫡继大统,他密切注视着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的态度。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这近二十年来皇帝和太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随之引起的关系变化,胤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认为对他谋取皇储之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时机。
其有利条件是:一则居长,二则得皇父的宠爱。(《永宪录》中称惠妃系明珠之妹是大错特错的,他们连同族都不是,何谈兄妹?胤禔的生母惠妃系古对朱颜的后裔,属乌拉那拉氏,其父索尔和仅仅是个正五品郎中。而明珠的堂兄弟索尔和,则是鼎鼎有名的金台石的后裔,即叶赫那拉氏,官至吏部侍郎又是世袭一等男爵,二者虽同名,实在不能一概而论,更别提他们的姓氏都不一样)为了争夺储位,他可谓煞费苦心——
1)争取立长:他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但康熙帝对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觉。康煕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宣布拘执胤礽同时,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2)请杀胤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非常惊异,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若是得逞,后果严重。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3)推荐胤禩:胤禔见自己夺储无望,便想推荐与己关系密切的八弟胤禩(胤禩少时为长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认为一旦保对人选,自己便会飞黄腾达。
4)制造舆论:胤禔利用张明德相面事,为胤禩制造舆论,说:“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有相面之事,而且大阿哥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
资料原文载:张明德一案审结,胤禟、胤祯供:“八阿哥曾语我等:‘有看相人张姓者云,皇太子行事凶恶已极,彼有好汉,可谋行刺。我(指八阿哥本人)谓之曰,此事甚大,尔何等人,乃辄敢出口,尔有狂疾耶?尔设此心,断乎不可,因逐之(张明德)去。”胤禩供:“曾以此语告诸阿哥是实。”问张明德口供亦无异。
5)镇魇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蒙古喇嘛巴汉格隆)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绝望,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
后来皇三子胤祉告发胤禔用魇术魔废皇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对胤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宣示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严加看守,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在巡视塞外临行时又下了一道谕旨:"胤禔镇魇皇太子及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万一祸发,朕在塞外,三日后始闻,何由制止?"王大臣急忙商议,最后决定派遣八旗护军参领八人、护军校八人、护军八十人在胤禔府中监守。康熙帝还不放心,又加派了贝勒延寿、贝子苏努、公鄂飞、都统辛泰、护军统领图尔海、陈泰,并八旗章京十七人,更番监视,还对这些官员下了一道严谕:"如果谁玩忽职守,将遭到灭九族之灾。"
结局编辑 播报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允禔夺嫡失败时只有三十七岁,他被囚禁在高墙内达二十六个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禁而死,终年六十三岁。
家庭成员
父母
- 父亲: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 母亲:惠妃乌拉纳喇氏,正黄旗内务府包衣、郎中索尔和之女
妻妾
- 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
- 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张和尚)之女。
- 妾:吴雅氏,牧长务达哈之女。
- 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之女。
- 妾:关氏,麻色之女;
- 妾:钱氏;
- 妾:阮氏,雅图之女。
- 妾:郭氏,郭永吉之女。
- 妾:晋氏,达色之女。
- 妾:范氏,二格之女。
- 妾:王氏,王忠之女。
- 妾:高氏,高登科之女。
- 妾:李氏,李浩山之女。
- 妾:晁氏。
- 妾:魏氏,包衣阿琳之女。
- 另有外室二人(见于康熙朝满文朱批全译)
儿子
- 长子:弘昱,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九月三十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正月十三日未时卒,年23岁。嫡妻赫舍里氏,尚书赫亦之女(赫舍里氏与孝诚仁皇后是同族,是孝诚仁皇后的族妹)。无嗣。
- 次子:弘昉,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八月十二日申时生,庶母王氏王忠之女。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封奉恩镇国公,十三年(1735年)三月署理镶白旗汉军都统,本年十月解都统事务,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授镶红旗护军统领,三十一年(1766年)六月缘事革去护军统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十二月初五日卯时卒,年69岁。嫡妻辉和氏,副都统伯济之女;侧室孙氏,监生孙国弼之女;妾伊尔根觉罗氏,三等护卫八十三之女;妾孙氏,孙正之女;妾江氏,江瑞之女;另室所居妾杜氏,四品典卫杜世廿之女;妾侯氏,侯什备之女;妾孙氏,孙昭之女;另室所居妾江氏,江祜之女;妾孙氏孙国英之女。
- 三子:弘暐,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七月初七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1709年)庚寅三月十九日亥时卒,年6岁。
- 四子:弘曜,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丁亥正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庚寅四月初十日丑时卒,年4岁。
- 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九月初二日子时生,母为妾关氏,麻色之女;康熙五十年(1711年)辛卯正月十七日亥时卒,年3岁。
- 六子:弘晗,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已丑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庶母钱氏。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授三等侍卫,乾隆十二年(1748年)十二月授二等侍卫,乾隆十九年(1755年)甲戌十二月初九日巳时卒,年46岁。嫡妻喀尔罗特氏,员外郎达克屯之女。
- 七子:弘旳,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已丑十二月十二日酉时生,庶母阮氏雅图之女。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授四等侍卫,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授三等侍卫,乾隆六年(1742年)十二月因病告退,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卒,年33岁。嫡妻甘佳氏,按察使甘国桂之女;妾江氏,江九儿之女;妾周氏,周承恩之女。
- 八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庚寅十月十四日未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五十年(1711年)辛卯六月初八日戌时卒,年2岁。
- 九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九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二月初十日巳时卒,年6岁。
- 十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丙申二月十九日丑时生,母为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五月十一日未时卒,年5岁。
- 十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丙申五月十九日寅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己亥三月十一日巳时卒,年4岁。
- 十二子:弘晌,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二月十九日亥时生,庶母高氏高登科之女。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授三等侍卫,十四年(1749年)五月授二等侍卫,十六年(1751年)七月授副都统,十二月授护军统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调补镶黄旗蒙古副都统,三十五年(1770年)正月授福州将军,卅八年(1773年)五月授盛京将军,九月赏给奉恩将军,十二月授宗人府左宗人,四十三年(1778年)十二月缘事革退盛京将军,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授散秩大臣、仍署宗人府左宗人,本年四月授绥远城将军,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署理盛京将军,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三月十五日子时卒,年64岁。嫡妻宁古塔氏,按察使多纶之女;妾崔氏,崔巴格之女;妾崔氏,德贵之女;妾贾氏,贾黑子之女;妾良氏,良广泰之女。
- 十三子:弘晍,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五月二十八日辰时生,庶母郭氏郭永之女。乾隆九年(1744年)正月授三等侍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四月二十七日丑时卒,年38岁。嫡妻赫舍里氏,副都御史布德慎之女;妾李氏,李万保之女;妾陈氏,陈文璧之女;妾王氏,王武之女。
- 十四子:弘明, 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三月十一日戌时生,庶母晋氏达色之女。嘉庆十一年(1806年)丙寅十月十六日未时卒,年75岁。嫡妻瓜尔佳氏,恭领色楞泰之女;妾聂氏,聂七十之女。
- 十五子:弘旽,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十月初一日戌时生,庶母范氏二格之女。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六月初十日申时卒,年74岁。嫡妻栋鄂氏,笔帖式伯禄之女;妾徐氏,徐国秀之女;妾马氏,马忠之女;妾单氏,单坤之女。
女儿
- 长女:名不详(1688年—1711年),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月初六日申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嫁科尔沁台吉多尔济色稜;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卒,年二十四岁。
- 次女:名不详(1689年—1716年),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七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嫁李永芳曾孙李淑鳌。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 三女:名不详(1691年—1723年),县君, 康熙三十年辛未三月十一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嫁喀尔喀蒙古贝勒恭格拉布坦;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卒,年三十三岁。
- 四女:名不详(1692年—1711年),县君,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七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九年二月,嫁一等男又一云骑尉佐领孙承恩;康熙五十年辛卯二月卒,年二十岁。
- 五女:名不详(1703年—1768年),县君,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八日卯时生,母为妾吴雅氏,八品牧长务达哈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嫁科尔沁台吉塞楞纳穆扎尔;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四月初四日巳时卒,年六十六岁。
- 六女:名不详(1710年—1714年),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为妾李氏,李浩山之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六月卒,年五岁。
- 七女:名不详(1710年—1736年),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生,母为妾晁氏;雍正十二年甲寅九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拉锡;女乾隆元年丙辰十一月卒,年二十七岁。
- 八女:名不详(1712年—1788年)县君,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雍正十一年癸丑十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罗卜藏敦多卜;县君乾隆五十三年甲午九月十三日丑时卒,年七十七岁。
- 九女:名不详(1715年—1750年),县君,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尔第;县君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初八日辰时卒,年三十六岁。
- 十女:名不详(1717年—1755年),县君,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七月初八日卯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九女同母;雍正十一年,癸丑七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汪扎尔;县君乾隆二十年乙亥九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十岁。
- 十一女:名不详(1721年—1722年),康熙六十年辛丑七月初七日巳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女同母;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月卒,年二岁。
- 十二女:名不详(1723年—1724年),雍正元年癸卯四月初七日丑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一女同母;雍正二年甲辰十二月十二日申时卒,年二岁。
- 十三女:名不详(1724年—1793年),郡主,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十八日丑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乾隆二年丁巳六月抚育宫中,选婿科尔沁珠郎汉济拉马氏僧滚扎青,未婚;婿于乾隆五年庚申五月卒,郡主守节,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七月十五日亥时卒,年七十岁。
- 十四女:名不详(1725年—1751年),县君,雍正三年乙巳八月十六日寅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二女同母;乾隆十一年丙寅正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喇里达;县君乾隆十六年辛未十月二十日丑时卒,年二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