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北周、隋朝官员)

牛弘

牛弘(545年—610年),本姓尞,字里仁,安定鹑觚人。隋朝时期大臣,北魏侍中尞允的儿子。

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宇文护)记室,历任内史上士、纳言上士,迁员外散骑侍郎、内史下大夫,授仪同大将军,袭封临泾公。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后,授散骑常侍、秘书监,进爵奇章郡公。开皇三年(583年),拜礼部尚书,请求修建明堂,制定礼乐制度。修撰《五礼》百卷,促进儒家文化复兴。迁吏部尚书,负责人才选拔,倡先德行而后才学。生活俭朴,事君尽礼,遇下仁厚,恪尽职守,书不释手。

大业六年(610年),病逝于江都,有文集传世。甘肃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有三贤祠,其中供奉三位贤人就有牛弘。

贺若弼(隋朝时期名将)

贺若弼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

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自恃功高,心生怨怼,为隋文帝所疏远。

大业三年(607年),以诽谤朝政之罪,为隋炀帝所杀。

高颎(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

高颎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

高颎父亲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杨坚为周静帝大丞相时,知道高颎精明强干,知兵事,多计谋,任命他为相府司录。相州总官尉迟迥起兵反叛,高颎请将兵平叛,自愿前往监军,命人在沁水上架桥,大破尉迟迥军。以功封柱国,升相府司马。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旋拜左卫大将军。隋文帝有统一南北之志,高颎推荐贺若弼、韩擒虎二将分别任吴州和庐州总管,作灭陈准备。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节度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两路隋军攻陈。二年春,陈宣帝卒,陈遣使请和,遂班师。三年,率军与诸将分道击突厥。五年,任左领军大将军。七年,隋灭后梁,奉命赴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安集其遗民,甚得人和。不久,向文帝献取陈方略。开皇八年(588年)隋朝以晋王杨广为元帅伐南陈,任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平南陈。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

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职,功绩卓著。 大业三年(607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享年六十六岁。诸子遭到流放。

翟让(上柱国、司徒、军阀)

翟让

翟让(?—617年),字号不详,东郡韦城县(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人。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首领。

武功高强,颇有胆略,善使长枪。初为东郡法曹,因事犯法,逃入瓦岗寨,率众发动起义。攻陷荥阳,击杀名将张须陀,夺取兴洛仓,控制中原地区达三年之久,有效歼灭和牵制了隋朝军队,为推翻隋朝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禅位于李密,担任司徒。

大业十三年(617年)11月,遭到魏公李密设计杀害。

刘武周(隋末军阀)

刘武周

刘武周(?—620年8月),河间景城(今河北省交河县)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

骁勇善射,喜欢交友,投奔隋太仆杨义臣。跟随隋炀帝进攻高丽,建立军功,授建节校尉,迁马邑校尉。面对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形势,起兵反抗隋朝,依附突厥部落,受封“定杨可汗”,“率军南向,以争天下”,占据储备充足食粮和库绢的晋阳,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自称皇帝,年号天兴,“军无蓄积,虏掠为资”,大破裴寂、齐王李元吉,席卷山西。

武德三年(620年),为秦王李世民所败,弃城北逃,终为突厥所杀。

单雄信(隋末瓦岗起义军首领)

单雄信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

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害秦王李世民。

武德四年(621年),跟随王世充投降唐军,遭到秦王李世民处死。

鱼俱罗(隋朝将领)

鱼俱罗(?~613年),冯翊下邽(陕西渭南县)人。隋朝名将。

身高八尺,膂力过人,目有重瞳,声气洪亮。二十岁,加入禁卫军,迁大都督。开皇九年(589年),随从晋王杨广灭亡陈朝,授开府。开皇十年(590年),随平沈玄懀、高智慧的叛乱,授上开府、叠州总管,封高唐县公。因母丧离职,归家守孝。行至扶风郡,遇见杨素军队,夺情报国,随军攻打突厥,拜柱国、丰州总管,令突厥心怀畏惧,不再塞上牧马。因其弟鱼赞犯事自杀,迁赵郡太守。后又携带特产给权贵,被御史弹劾而除名。不久,越巂郡飞山蛮作乱,朝廷重新起用鱼俱罗平定叛乱。后又参与攻打高句丽和镇压刘元进起义。

鱼俱罗“相表异人,目有重瞳”,有帝王之像,遭到隋炀帝杨广的猜忌。大业九年(613年),梁敬真弹劾鱼俱罗打败仗,隋炀帝遂将鱼俱罗斩首于市。

卢思道(北齐至隋朝大臣、诗人)

卢思道

卢思道(535年~586年),字子行,小字释奴,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齐到隋朝大臣、著名诗人,隐士卢道亮之子。

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大房。聪明善辩,发奋读书,师从邢邵。北齐建立,任给事黄门侍郎。文宣帝高洋去世,撰写挽歌,人称“八米卢郎”。北齐灭亡,投降北周,授仪同三司。隋初,历任武阳郡太守、散骑侍郎。

隋开皇六年(586年),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诗作承袭齐梁余风,“情思颇为寥落”。作品辑有《卢武阳集》,七言诗《从军行》流传。

杨素(隋朝名臣、军事家)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

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韦孝宽攻取淮南,在此期间交好隋国公杨坚,随其平乱,授大将军,改封清河郡公。隋朝建立后,升任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信州总管率领水军统军灭亡陈朝,拜荆州总管,进封越国公,支持晋王杨广成为太子。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再封楚公。大业二年(606年),杨素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获赠光禄大夫、太尉,谥号“景武”。

杨素善于属文,工于草隶,有诗作传世。

杨玄感(隋朝将领、大臣)

杨玄感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

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趁机反叛,屯兵于黎阳,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下令其弟杨积善杀死,献首于朝廷。

宇文述(隋朝名将)

宇文述

宇文述(546年—616年),本姓破野头,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枭雄宇文化及父亲。

宇文述骁锐善骑射,初仕北周,起家开府,累迁英果中大夫,从韦孝宽平尉迟迥,擢上柱国。入隋,为右卫大将军。及攻陈,为行军总管,率军三万自六合出兵,又平复东吴之地,以功拜安州总管。后与杨素等合谋助晋王杨广夺太子位。杨广继位,是为炀帝,拜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宇文述扈从炀帝北巡榆林,西巡张掖,多次击败吐谷浑军,并与苏威等典选举。大业八年(612年),炀帝攻高句丽,宇文述为扶余道军将,战败,除名为民。次年,复官爵,再攻高句丽,旋以杨玄感起兵攻东都,奉召还师讨之,斩杨玄感。后宇文述随炀帝南下江都,病卒。他广收贿赂,金宝盈积,有家僮千余人。因善奉迎聚敛,得炀帝信任,贵宠一时莫比。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字读作“摩”,写作“上麻下女”,部分网上系统无法显示此字,参考相关实体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美姿仪,少聪慧,初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阴谋夺宗。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杨侗追谥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余首。

隋恭帝杨侑

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619年),字仁辅,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三位皇帝(617年~618年在位),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为韦妃。

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留镇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巡幸晋阳,拜太原郡守。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拥立为帝,年号义宁。义宁二年(618年),将皇位禅让给大丞相李渊,降封酅国公,幽禁于长安。

武德二年(619年),因病去世(一说遇害),时年十五岁,葬于庄陵,谥号为恭。

皇泰主杨侗(隋朝末代皇帝)

皇泰主杨侗(dòng)(604年-619年),字仁谨,弘农华阴(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人。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为刘良娣。

杨侗仪表俊美,秉性宽厚。大业二年,受封越王。隋炀帝每次出巡,留守东都洛阳。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迁高阳太守。隋炀帝巡幸江都时,留守东都。大业十四年(618年),得知隋炀帝遇害,即位于洛阳,年号皇泰。

皇泰二年(619年),被迫禅位,降封潞国公,终为王世充杀害,谥号为恭,史称皇泰主,时年十六岁。

宇文化及(隋朝末年群雄之一)

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619年), 本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人。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左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

宇文化及出身京兆宇文氏,贪婪骄横,不循法度,举动轻薄。门荫入仕,起家千牛备身。保护晋王杨广,迁太子仆,深得宠信。隋炀帝即位后,授太仆少卿,贪婪妄为,横行不法。违背禁令,互市突厥,下狱论死。得到南阳公主出面求情,免罪为奴,起任右屯卫将军,掌管禁卫军。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发动江都政变,弑杀隋炀帝,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率军北归,被魏国公李密击败。随后自立为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与其二子被夏王窦建德擒杀。

操天成(隋末农民起义领袖)

操天成

操天成,隋朝人。据二十四史中的隋史记载,操天成又名操师乞,江西波阳人。隋末,公元616年,揭竿起义,攻陷豫章郡,自号元兴王,建元始兴。 他的名字已被收录于《中国历代帝王辞典》,彪炳青史,为操氏赢得永远的荣誉。

薛举(西秦开国皇帝)

薛举(?—618年),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朝末年割据群雄之一,金城校尉薛汪之子。

薛举出身河东薛氏,容貌魁梧,骁勇善射,初任金城校尉。钱财巨万,喜交豪杰。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正式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正式称帝,迁都秦州。

武德元年(618年),带兵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击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唐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人,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突然病逝。

王通(隋朝时期思想家)

王通

王通(584年—617年),字仲淹,又称文中子,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一说山西省河津市)人,隋朝时期教育家、思想家。

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王通的六部著作:《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在唐代就全部失传了。只留下他的弟子姚义、薛收编辑的《文中子说》。

《中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此书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

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流传版本有《子书百家》本、《明世德堂》本。宋代阮逸作《文中子中说注》,有《四部丛刊》本和《续古逸丛书》本。

杨俊(隋文帝第三子)

杨俊(571年—600年),字阿祗,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第三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仁恕慈爱,崇敬佛教。开皇元年(581年),封为秦王。历任河南道行台尚书令、上柱国、洛州刺史,加任右武卫大将军,迁秦州总管。迁山南道行台尚书令,拜为山阳道行军元帅,参与隋灭陈之战。拜扬州总管,转并州总管。骄奢淫逸,违反制度,导致隋文帝大失所望。开皇十七年(597年),免去官职,保留爵位。

开皇二十年(600年)去世,终年三十,谥号为孝。

慧可(汉传佛教禅宗二祖)

慧可

慧可(487年—593年),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号神光,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人,是汉传佛教禅宗的二祖。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

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得达摩衣钵真传,禅宗代表性人物之一。

谯国夫人(中国巾帼英雄)

谯国夫人

谯国夫人(约512年,一说522年—602年)即冼英,又称冼夫人、高凉郡主,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茂名地区)人,俚人(壮族先民分支)首领。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

谯国夫人(冼夫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她率领族人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她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识时务,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也因此,她生前身后有多个封号。

她历经梁、陈、隋三朝,顺应历史潮流,致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功勋卓著,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被尊称为岭南“圣母”。《隋书》、《北史》均为她立传。

罗士信(隋末唐初猛将)

罗士信

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时期猛将。

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杨勇(隋朝房陵王)

杨勇(?—604年),字睍地伐,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长子,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俊美好学,宽和率真。初以门荫,受封博安县侯。父亲杨坚执政后,册立随国世子,拜大将军、左司卫、长宁郡公。大象二年(580年),迁洛州总管、小冢宰,总管北齐之地。入为上柱国、大司马、御正上大夫,管理宫禁防卫。开皇元年(581年),册立皇太子,参决军国政事,联姻于左仆射高熲。品德不修,骄奢淫逸,失宠于文献皇后,受到晋王杨广和司徒杨素的陷害,坐罪废为庶人。

仁寿末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后,被太子杨广矫诏赐死,追封房陵王。

独孤伽罗(隋朝文献皇后)

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复姓独孤,字伽罗,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第一任皇后,北周太保独孤信第七女。

独孤伽罗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的嫡长子杨坚。不久,父亲在政争中失败被杀,家道中落。她对外低调谦恭,对内夫妻恩爱,育有十个儿女,并辅助杨坚建功立业。隋朝开国后,册封皇后。她“雅好读书、识达今古”,参预朝政,对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与杨坚并称“二圣”。晚年主导罢黜宰相高颎、废黜太子杨勇,支持晋王杨广,引发后世争议。

仁寿二年(602年),独孤伽罗去世,时年五十九岁,与杨坚合葬于泰陵,谥号“文献皇后”。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最新人物
  •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48年~1127年),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

  •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

  •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

  • 王焘

    王焘

    王焘,唐代(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生于公元67……

  • 刘长佑

    刘长佑

    刘长佑(1818年12月16日-1887年8月14日),字尔……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