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祖籍瑞州。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出身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之后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后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至元八年(1271年),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逝世,年五十九。累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常山王,谥号“文正”,为元代汉人位封三公的唯一一人。

刘秉忠兼备释、道、儒之学,活跃于蒙元初期政坛,对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刘秉忠兼擅诗文词曲,潇散闲澹,与其为人相类。有《藏春集》《平沙玉尺经》等传世。

王冕(元朝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管道升(元代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管道升

管道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浙江德清茅山(今浙江干山镇茅山村)人,一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南宋景定三年生。幼习书画,笃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名山寺。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延祐四年(1317年),封魏国夫人。

管道昇所写行楷与赵孟頫颇相似,所书《璇玑图诗》笔法工绝。精于诗。尤擅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其首创。延佑六年(1319年)病逝。存世的《水竹图》等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石图》1帧,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彭莹玉(元末红巾军领袖)

彭莹玉(?—1353年),元末民变领袖,南派红巾军开山始祖,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人。又名彭翼、彭国玉、彭明,号称彭祖、彭和尚。10岁时出家于慈化禅寺(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禅寺)。一生致力于反抗蒙元残暴统治。著名弟子有:周子旺、况普天、杨普雄、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和邹普胜等。

黄公望(元朝画家、元四家之一)

黄公望

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元代画家。自称浙江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黄公望曾任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加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晚年居住杭州筲箕泉,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曾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著有画论《写山水诀》。

柯九思(元朝书画家)

柯九思

柯九思(1290年-1343年),元书画家、鉴藏家。江浙行省儒学提举柯谦子,受其父的影响,自幼爱好书画,天历元年(1328年),游学建康经人引荐结识了怀王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文宗,被授予正七品典瑞院都事,翌年,迁升为正五品奎章阁鉴书博士,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文宗去世后,束装南归,退居吴寓松江姻脂桥。博学能文,擅写墨竹,长于画山水、人物、花卉。一生好文物,富收藏,精鉴赏。

郑光祖(元曲四大家之一)

郑光祖

郑光祖(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做过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黄道婆(宋末元初棉纺织专家)

黄道婆

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原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居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卒后琼、沪两地乡民均立祠奉祀。

张养浩(元朝历史人物)

张养浩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谥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睢景臣(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

睢景臣

睢景臣(约1264~约1330),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一作舜臣,字景贤,或作嘉贤,江苏扬州(今扬州市)人。一生著述甚多,著有散曲集《睢景臣词》。元钟嗣成的《录鬼簿》将其列入“名公才人”。杂剧有《莺莺牡丹记》、《千里投人》、《屈原投江》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还乡》。

马致远(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图片来源:红动中国)

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

王实甫

王实甫(公元1260年-公元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

王实甫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五本二十一折的《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西厢记》取材唐代传奇《莺莺传》以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蓝本,演为五本二十一折的长剧。在当时杂剧中,号为“天下夺魁”,对后世影响很大。《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白朴(元朝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朴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生于公元1226年,卒于公元1306年。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简称《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图片来源:清康熙杨希洛刊本《天籁集》)

关汉卿(元朝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他是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天顺帝阿速吉八(元朝第七位皇帝)

阿速吉八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七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一位大汗(1328年在位)。

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长子,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获册封为皇太子,致和元年(1328年)九月在上都被权臣倒剌沙拥立为帝,与大都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对抗,展开两都之战。一个月后上都一方战败,阿速吉八被杀。无汉文庙号、谥号与蒙古汗号。

胡三省(宋末元初史学家)

胡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又字景参,号梅涧,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授吉州泰和尉,侍母未赴。后改任慈溪县尉,因忤知府被罢职。不久以“文学行谊”荐授扬州江都丞,咸淳三年(1267年)应聘任寿春府学教授,经考举改奉议郎,继知江陵县。

咸淳六年(1270年),丁母忧离任,服满改知安宁府怀宁县。同年返临安,案牍之余专事《资治通鉴广注》编撰。

德祐元年(1275年),入贾似道幕,从军江上,所陈建议均不为贾采纳,遂还宁海。次年元兵下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后宁海也遭兵祸,举家迁新昌(今广东省台山市),流亡中《资治通鉴广注》稿散失。

归里后,发愤重注,积十年功撰成《资治通鉴音注》稿294卷。

时宁海杨镇龙起义,县内动荡,遂寓居鄞县城内袁桷家,藏书稿于袁家东轩石窟中,后人称为“胡梅涧藏书窟”。晚年迁归故里,著述以终。

所著《资治通鉴音注》,于典章、音训、地理考稽精详,订谬甚多,为后人研习《通鉴》的工具书。

另著有《通鉴释文辨误》《通鉴小学》《竹素园稿》等。

元世祖忽必烈(大蒙古国可汗,元朝开国皇帝)

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尊号“薛禅汗”(拉丁蒙古文:Secěn qahan),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事,1253年受封于京兆。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军政,并参与蒙哥远征大理、围攻南宋的战役。蒙哥死后,忽必烈自前线回师,与同母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并于1260年在部分宗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城,建元中统。至元四年(1267年),他下诏迁都大都。至元八年(1271年),建国号为“大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命伯颜等大举伐宋,两年后攻陷宋都临安。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一统。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阿合马、卢世荣及桑哥专理财政。同时,接连派兵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多以失败告终。但他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的活动,仍是较为成功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忽必烈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马可·波罗尊崇其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在位期间,建立包括行省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边地的控制,注重农桑,倡办学校,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新元史》赞其统治下“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致治之隆,庶几贞观”。

郭守敬(元代科学家)

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他与许衡、王恂等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通行三百六十多年。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小明王韩林儿(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

韩林儿(?—1366年),赵州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人。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

至正十一年(1351年),因父被元兵杀害,随母逃往武安(今江苏徐州)山中,后匿居砀山夹河。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刘福通等迎至亳州(今属安徽),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同年底,亳州失守,退驻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四年(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五月,移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八月,复居安丰。龙凤九年(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安丰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被朱元璋救至滁州(今属安徽),左右侍从尽为朱元璋撤换。龙凤十二年(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溺死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江中。

欧阳玄(元代官员、学者、书法家)

欧阳玄

欧阳玄(1283年—1358年2月7日),字原功,号圭斋,又号霜华山人、平心老人。原籍居庐陵,至曾祖辈迁潭州之浏阳。中国元代官员、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欧阳玄自幼博学,延祐元年(1314年)为湖广省试第一。延祐二年(1315年),登左榜一甲进士第三名,成探花。初授承事郎,历任平江州同知、芜湖县尹、武冈县尹等职。在地方颇著治绩。后召入朝为任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于两都之战及元文宗登基之初为其草拟诏檄,因而在奎章阁任艺文少监,参与纂修《经世大典》。后升艺文太监。元顺帝时改佥太常礼议院事,拜翰林直学士。曾负责编修《四朝实录》,并担任《宋史》《辽史》《金史》的总裁官。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晚年多次因病乞休,最终以湖广行省右丞致仕。至正十七年(1358年),欧阳玄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获赠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国、楚国公,谥号“文”。

欧阳玄“三任成钧,两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旨”,常负责起草各种诏书,朝廷高文典册,多出自他的手笔。在史学、文学、书法等方面均有造诣。其文章、书法极负盛名。当时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墓隧之碑,都以得其手笔为荣。后世将其与吴澄、虞集、揭傒斯并称为“元四学士”。

脱脱(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脱脱(传统蒙文:ᠲᠣᠭᠲᠠᠭᠠ,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1344年)因病辞职。至正九年(1349年),复出为中书左丞相,次年改任中书右丞相。为应对危局,更改钞法,发行“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镇压抗元红巾军,暂时将其镇压。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遭朝中政敌弹劾,被革职流放于亦集乃路、云南等地。至正十五年十二月(1356年1月)在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下饮鸩自尽,终年四十二岁。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脱脱在四年多时间的改革中,使元朝末年的昏暗政治一度转为清明,取得了不少成绩。《元史》称其“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皆出于天性。至于事君之际,始终不失臣节,虽古之有道大臣,何以过之”。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元朝末代皇帝)

妥懽帖睦尔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

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明宗暴死,元文宗继位,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即位于上都。

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

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刘福通(元末红巾军首领)

刘福通

刘福通(1321年—1366年),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元末红巾军领袖。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 ,与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起义,事泄,韩山童被杀。后举兵占颍州。继克朱皋、罗山、上蔡、真阳(今正阳)、确山、汝宁(今河南汝南)、光州(今潢川)、息州(今息县)等地。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十五年,迎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今属安徽),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自为平章,不久任丞相,进封太保,掌握军政大权。当年十二月,亳州失守,迁至安丰(今安徽寿县)。次年,遣李武、崔德攻陕西,毛贵取山东。十七年夏,遣关先生、破头潘等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等趋关中,毛贵由山东北上。十八年五月,率兵克汴梁(今河南开封),以为都城。次年八月,汴梁为元军攻破,退回安丰。二十三年,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他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今属安徽)。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沉溺于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江中。一说二十三年在安丰阵亡。

徐寿辉

徐寿辉

徐寿辉(1320年—1360年),男,汉族,元末红巾军起义头领,蕲州罗田县(今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

卖布出身。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今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大宋)。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张士诚(元末明初群雄之一)

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男,汉族,元泰州白驹场亭人(今盐城大丰区白驹镇),原名九四。 元朝末年江浙地区割据势力。

张士诚出身盐贩,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克兴化。五月,克高邮。次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在高邮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此后六年间,逐年向元输纳漕粮。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遣吕珍攻安丰,逼走韩林儿、刘福通。九月,称吴王,停供漕粮。与朱元璋战,屡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时年四十七岁。

陈友谅(陈汉开国皇帝)

陈友谅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

出身渔家子,曾为县吏。参加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诸地。十九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天完将士不服,纷纷脱离,兵力渐衰。屡与朱元璋战,不利。二十一年八月,江州为朱元璋攻破,退都武昌。

二十三年八月,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兵败中箭死。子陈理继立。

郭子兴(元末红巾军领袖)

郭子兴

郭子兴(1302年—1355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是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崛起的关键人物。

郭子兴家有财产,平时结交不少壮士,元末大乱,他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集结数千人取得濠州,此时他任用朱元璋为十夫长,后来,朱元璋因战功而渐受重用。

郭子兴虽击退了南下的元军,但与其阵营内的孙德崖、赵均用等人却内争不断,曾险遭暗害。后郭子兴转向依结朱元璋,并在其支持下,与彭、赵、孙等分离,移驻滁州,并将义女马氏嫁予朱元璋。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病逝,其势力大抵为朱元璋所继承,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赠他为滁阳王。

赵孟頫(宋末元初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

赵孟頫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大都,受元世祖赏识,授兵部郎中。此后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自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加礼敬。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最新人物
  •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48年~1127年),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

  •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

  •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

  • 王焘

    王焘

    王焘,唐代(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生于公元67……

  • 刘长佑

    刘长佑

    刘长佑(1818年12月16日-1887年8月14日),字尔……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